风子
基本解释
词条:『风子』
拼音:fēng zǐ
注音:ㄈㄥㄈㄥˇ ㄗˇ
解释:疯子。亦指佯作颠狂或浪荡不检的人。
精选例句
1、不过在刑堂之上,风子岳打倒风不学夫妇,更是令人惊异地硬接大武师栾廷符的两记重击,虽然受伤,却也不重,楚红玉目光如炬,看得出其中大有特异之处。
2、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3、我然开她其了在他上物风看有认而国么华丽和煽情,我然开她永立为就上物风是一副冷冰冰的上物风子,最简单,也最残酷。
4、他的那种自以为对革命有功,就可以向组织友风子雨的思想,是他犯错误的根源。
5、不逢寒风子,谁采逸景孙。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母别子:「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宋代.黄庭坚.杨凝式行书:「谁知落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宋代.蒋捷.贺新郎:「又一似、杨家风子。」
宋代.陆游.题王仲信画水石横幅:「王郎书逼杨风子,画亦凭陵蜀两孙。」
宋代.陆游.自嘲:「野老家风子未知,天教甫里出孙枝。」
基本字义
风(風)fēng(ㄈㄥ)
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
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
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
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
8、姓。
其他字义
风(風)fěng(ㄈㄥˇ)
1、古同“讽”,讽刺。
基本字义
子zǐ(ㄗˇ)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