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祠
基本解释
词条:『奉祠』
拼音:fèng cí
注音:ㄈㄥˋ ㄘˊ
解释:
1.祭祀。
2.宋代设宫观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主管等职﹐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员等。他们只领官俸而无职事。因宫观使等职原主祭祀﹐故亦称奉祠。见《宋史.职官志十》。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六言:「常得奉祠玉局,不须草诏金銮。」
宋代.陆游.拜敕口号:「人生奉祠贵,喜色动山林。」
宋代.陆游.奉祠:「乞得奉祠还自愧,犹将名姓到中朝。」
宋代.陆游.湖塘晚眺:「奉祠神禹旧,驰道暴秦余。」
宋代.陆游.寄子虡:「老自安故乡,况复触罪罟;五年三奉祠,每请幸听许。」
基本字义
奉fèng(ㄈㄥˋ)
1、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举杯祝酒)。奉献。奉祀。奉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
2、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奉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3、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告。奉还(huán)。奉陪。奉劝。奉迎(a.敬辞,迎接;b.奉承)。奉赠。
4、信仰:信奉。素奉佛教。
5、供养,伺候:奉养。供奉。侍奉。
6、姓。
7、古同“俸”,薪金。
基本字义
祠cí(ㄘˊ)
1、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祠堂。祠庙。宗祠。
2、古代指春祭(品物少,多文词)。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