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饧
基本解释
词条:『春饧』
拼音:chūn xíng
注音:ㄔㄨㄣ ㄒ一ㄥˊ
解释:食品名。春饴糖。多用麦芽或谷芽熬成。
古代诗词
宋代.李彭老.浪淘沙:「傍檐垂柳卖春饧。」
明代.徐渭.张云南遗马金囊:「万里锦苞辞晓露,一泓寒舌搅春饧。」
宋代.朱松.寒食:「粥冷春饧冻,泥开腊酒斟。」
清代.丁澎.瑞鹤仙 贺鲁紫漪举子兼游茅山:「正汤饼春饧,兰芽初茁。」
清代.曹尔堪.柳梢青 春闺:「带恨黏愁,无端若住、一点春饧。」
基本字义
春chūn(ㄔㄨㄣ)
1、一年的第一季: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e.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两性相求的欲望:春心。怀春。
3、生机:大地回春。
4、姓。
基本字义
饧(餳)xíng(ㄒ一ㄥˊ)
1、糖稀。
2、糖块、面剂子等变软:糖饧了。
3、精神不振,眼睛半睁半闭:眼睛发饧。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