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骨血

基本解释

词条:『骨血』

拼音:gǔ xiě

注音:ㄍㄨˇㄍㄨ ㄒ一ㄝˇㄒㄩㄝˋ

解释:骨肉1.(多指子女等后代):她确是这对夫妇的亲~。

精选例句

1、不同的国度却有着相同的一类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以祖国为信仰,以忠诚为骨血。
2、裕妃张氏言语之间得罪客氏,客氏含恨在心,便在熹宗面前进谗言,说张氏所怀骨血非皇帝亲生。
3、即使结为夫妻,也不等于我属于他,他属于我,骨血相连。
4、经世还留冰心在,半思骨血半思君。
5、默默地走出自己的肌肤与骨血,掏心掏肺,以备来生独享。

古代诗词

宋代.释遵式.诫酒肉慈慧法门:「受一畜生形,骨血如山海。」
宋代.陈著.次韵瀹留避地有忆欲归因用前韵示之:「人生恩爱海,各自怜骨血。」
宋代.何梦桂.赠地理钱季实:「设从流派问源头,定是祖宗真骨血。」
宋代.欧阳修.白发丧女师作:「出我心骨血,洒为清泪行。」
近现代.聂绀弩.为鲁迅百岁诞辰而歌之题《狂人日记》:「仁义首德为纱幕,骨血心肝作羹汤。」

近义词:骨肉

基本字义

gǔ(ㄍㄨˇ)

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其他字义

gū(ㄍㄨ)

1、〔骨朵儿(duor)〕尚未开放的花朵。

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基本字义

xuè(ㄒㄩㄝˋ)

1、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其他字义

xiě(ㄒ一ㄝˇ)

1、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哀毁骨立 傲骨嶙嶙 冰肌玉骨 白骨露野 白骨再肉 病入骨隨 病骨支离 病入骨髓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