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砂
基本解释
词条:『赤砂』
拼音:chì shā
注音:ㄔˋ ㄕㄚ
解释:
1.指仙丹。
2.称红糖,即原糖。
古代诗词
清代.丘逢甲.汕头海关歌寄伯瑶:「西人嗜糖嗜其白,贱卖赤砂改机制。」
明代.黄鏊.浮邱八景 其三 珊瑚井:「珊瑚深汲赤砂清,活水轻涵玉树明。」
清代.周大枢.海云歌:「亦有赤砂与白鹄,行人牛马车轮囷。」
元代.赵奕.玉山与郯九成自姑苏来吴兴僧可传邀余陪游弁山之黄龙洞时有紫霞同席遂分韵得花字:「峭壁生苍藓,清泉长赤砂。」
清代.张劭.华山:「仙人树里鞭银鹿,方士岩中炼赤砂。」
基本字义
赤chì(ㄔˋ)
1、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赤血。赤字。
2、真诚,忠诚:赤诚(极其真诚)。赤忱。赤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赤胆忠心。
3、空无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里。
4、裸露:赤脚(光脚)。
基本字义
砂shā(ㄕㄚ)
1、同“沙”:砂粒。砂纸。砂轮。翻砂(铸造器物的工作)。砂糖。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