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餗
基本解释
词条:『鼎餗』
拼音:dǐng sù
注音:ㄉ一ㄥˇ ㄙㄨˋ
解释:指鼎中食品。后常借指政事。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岁暮杂感:「人言和羹实,晚或参鼎餗。」
宋代.陆游.午枕:「茅檐一杯淡藜粥,有底工夫希鼎餗。」
唐代.权德舆.仲秋朝拜昭陵:「良将授兵符,直臣调鼎餗。」
宋代.艾性夫.夏畦:「烈哉三足乌,覆此五鼎餗。」
唐代.朱长文.次韵司封使君和练推官春望之什:「未调金鼎餗,新泛玉觞椒。」
基本字义
鼎dǐng(ㄉ一ㄥˇ)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锅:鼎罐。鼎锅。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5、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基本字义
餗sù(ㄙㄨˋ)
1、古代指鼎中的食物,后泛指美味佳肴:“奇珍异味天庖餗。”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