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畬
基本解释
词条:『春畬』
拼音:chūn shē
注音:ㄔㄨㄣ ㄕㄜㄩˊ
解释:春季放火烧荒,整地备种。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送客南迁:「春畬烟勃勃,秋瘴露冥冥。」
明代.杨慎.滇海曲(八首):「海滨宠柿趁春畬,江曲鱼村弄晚霞。」
明代.杨慎.郑立之中丞平蜀石城夷寨有诗纪事次韵 其一:「戎原夜市烟花绕,泽国春畬岁草生。」
明代.杨慎.滇海曲 其十二:「海滨龙市趁春畬,江曲鱼村弄晚霞。」
清代.陈恭尹.江行杂咏十首 其七 芦烟:「夏麦炊新熟,春畬火尚荧。」
基本字义
春chūn(ㄔㄨㄣ)
1、一年的第一季: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e.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两性相求的欲望:春心。怀春。
3、生机:大地回春。
4、姓。
基本字义
畬shē(ㄕㄜ)
1、播种前,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下种;刀耕火种。
2、刀耕火种的田地:“长刀短笠去烧畬。”
3、古同“畲”(中国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名):“自将陈吊眼、许夫人诸畬兵攻打蒲寿庚。”
4、姓。
其他字义
畬yú(ㄩˊ)
1、开垦过两年的田地:“如何新畬?”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