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袍
基本解释
词条:『毳袍』
拼音:cuì páo
注音:ㄘㄨㄟˋ ㄆㄠˊ
解释:
1.毛制的长衣。
2.毛制的僧袍。
3.借指僧人。
古代诗词
唐代.李中.访龙光智谦上人:「竹影摇禅榻,茶烟上毳袍。」
唐代.齐己.喜得自牧上人书:「吴都使者泛惊涛,灵一传书慰毳袍。」
元代.萨都剌.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将军毳袍腰羽箭,拥马旌旗照溪面。」
宋代.释延寿.山居诗:「唯当话道闲吟外,时得工夫补毳袍。」
明代.汪广洋.雪夜子敬置酒有作:「冻雪迷山屐,寒风袭毳袍。」
基本字义
毳cuì(ㄘㄨㄟˋ)
1、〔毳毛〕医学上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
2、鸟兽的细毛。
基本字义
袍páo(ㄆㄠˊ)
1、中式长衣:袍子。长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旧时军人相称)。袍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谊”、“袍袍故旧”)。
2、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