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狼毒

基本解释

词条:『狼毒』

拼音:láng dú

注音:ㄌㄤˊ ㄉㄨˊㄉㄞˋ

解释:
1.药草名。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或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月腺大戟的根。有毒。中医学上用其根祛痰﹑止痛﹑消积﹑杀虫。
2.喻指敌人的凶狠毒辣。

古代诗词

宋代.释道生.赞密庵禅师:「狼毒肝肠,生铁面具。」
宋代.阳枋.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兵将愿射干狼毒漫战吻,芝术参苓难愈疾。」
宋代.释道生.偈颂二十二首:「狼毒砒霜,那容下口。」
宋代.邵雍.木兰花慢:「狼毒治葛,枭鸩蛇蝎。」
宋代.释惟一.颂古三十六首:「即心是佛,砒霜狼毒。」

基本字义

láng(ㄌㄤˊ)

1、哺乳动物,形状很像狗,性残忍而贪婪,昼伏夜出,能伤害人畜。毛皮可制衣褥:狼狈。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喻凶恶残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引狼入室(喻引进坏人)。

基本字义

dú(ㄉㄨˊ)

1、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

2、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3、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

4、恨,以为苦:令人愤毒。

其他字义

dài(ㄉㄞˋ)

1、古同“玳”,玳瑁。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杯盘狼籍 杯盘狼藉 豺狼野心 豺狼之吻 豺狼成性 豺狼当路 豺狼横道 豺狼当涂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