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吏部郎

基本解释

词条:『吏部郎』

拼音:lì bù láng

注音:ㄌ一ˋ ㄅㄨˋ ㄌㄤˊㄌㄤˋ

解释:古官名。东汉置吏部郎中,主管选举。或称为"吏部郎"。后代因之。

古代诗词

唐代.李颀.送皇甫曾游襄阳山水兼谒韦太守:「按俗荆南牧,持衡吏部郎。」
唐代.卢象.赠张均员外:「出自平津邸,还为吏部郎。」
宋代.高似孙.李迅甫送蟹:「莫嫌草草相知少,犹是曾为吏部郎。」
宋代.王禹偁.书怀送田二舍人自吏部郎中出典泰州:「重归谢客中书省,又送山涛吏部郎。」
宋代.葛立方.和叔才饷酒:「酿鄙平原县,邻防吏部郎。」

基本字义

lì(ㄌ一ˋ)

1、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2、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基本字义

bù(ㄅㄨˋ)

1、全体中的一份: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

2、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

3、具有统属关系: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luò)。

4、安置安排:部署。

5、量词:一部小说。三部汽车。

基本字义

láng(ㄌㄤˊ)

1、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大郎。郎才女貌。

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郎。女郎。

3、旧时妻称夫或情人:郎君。

4、封建时代的官名:郎中(a.古官名;b.中医医生)。侍郎。员外郎。

5、姓。

其他字义

làng(ㄌㄤˋ)

1、〔屎壳郎〕“蜣螂”的俗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官虎吏狼 刀笔之吏 刀笔吏 封疆大吏 门生故吏 滥官污吏 滥吏赃官 刻木为吏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