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麻苎

基本解释

词条:『麻苎』

拼音:má zhù

注音:ㄇㄚˊ ㄓㄨˋ

解释:见"麻纻"。

古代诗词

唐代.杜荀鹤.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明代.徐勃.过荆屿访族兄文统逸人隐居:「踪迹经年懒入城,满村麻苎绿阴晴。」
明代.周是修.桑妇谣:「采尽桑叶空留树,树下青青长麻苎。」
近现代.邓嘉缜.莺啼序 用梦窗韵:「屋荫榆槐,更池沤麻苎。」
清代.徐堂.缫丝联句:「任重积麻苎,功深纫氄毳。」

基本字义

má(ㄇㄚˊ)

1、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2、指“芝麻”:麻酱。麻油。

3、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4、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6、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7、喻纷乱:麻乱。麻沸。

8、姓。

基本字义

zhù(ㄓㄨˋ)

1、〔苎麻〕a.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含纤维质很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b.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闭塞眼睛捉麻雀 纷乱如麻 陈谷子烂芝麻 顶针续麻 骨软筋麻 愁绪如麻 麻姑献寿 麻痹大意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