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蛮俗

基本解释

词条:『蛮俗』

拼音:mán sú

注音:ㄇㄢˊ ㄙㄨˊ

解释:蛮地风俗。

古代诗词

唐代.韩愈.永贞行:「湖波连天日相腾,蛮俗生梗瘴疠烝。」
宋代.陆游.秭归醉中怀都下诸公示坐客:「蛮俗杀人供鬼祭,败舟触石委江沙。」
唐代.许彬.黔中书事:「更闻蛮俗近,烽火不艰难。」
宋代.欧阳修.和丁宝臣游甘泉寺:「野僧岂解惜清泉,蛮俗那知为胜迹。」
明代.高启.送流人:「汉条应偶触,蛮俗未能谙。」

基本字义

蛮(蠻)mán(ㄇㄢˊ)

1、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蛮横(hèng)。蛮不讲理。

2、愣,强悍:一味蛮干。

3、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蛮荒。

4、方言,相当于“很”:蛮好。

基本字义

sú(ㄙㄨˊ)

1、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3、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4、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触斗蛮争 楚管蛮弦 蛮不讲理 蛮烟瘴雾 蛮触相争 蛮来生作 蛮风瘴雨 蛮横无理

更多汉语词典: 里子 绵延 里山 寒小 李家 害处 汉制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