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杵
基本解释
词条:『寒杵』
拼音:hán chǔ
注音:ㄏㄢˊ ㄔㄨˇ
解释:寒秋时的杵声。杵,捣衣用的棒槌。诗词中常用以描写环境的冷落﹑萧索或思乡。
古代诗词
唐代.岑参.宿关西:「孤灯然燃客梦,寒杵捣乡愁。」
唐代.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唐代.杜甫.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
唐代.皇甫曾.寻刘处士:「隔城寒杵急,带月早鸿还。」
明代.无名.杂曲歌辞·长命女:「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基本字义
寒hán(ㄏㄢˊ)
1、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2、害怕:寒心。
3、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基本字义
杵chǔ(ㄔㄨˇ)
1、舂米或捶衣的木棒:杵臼。砧杵。杵臼交(旧称互相不嫌贫贱的朋友)。
2、用长形的东西戳:杵了他一拳。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