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理刑

基本解释

词条:『理刑』

拼音:lǐ xíng

注音:ㄌ一ˇ ㄒ一ㄥˊ

解释:
1.掌理刑法。
2.指掌理刑法之官。

古代诗词

唐代.皎然.同诸公奉侍祭岳渎使大理卢幼平自会稽回经平:「礼秩加新命,朝章笃理刑。」
明代.何允泓.徐文贞阶:「三年出理刑,再移秉文考。」
明代.刘崧.春日即事二首 其二:「雕镌文字惭儒术,校理刑名重法家。」
明代.金幼孜.赠萧主事之官北京:「故人膺宠命,改调理刑曹。」
清代.唐赞衮.衮于辛卯1891奉檄权台臬道下车伊始即以清理庶狱为务时值生番滋事势将用兵判牍之暇慨然赋此:「巡海兼理刑,出入两持平。」

基本字义

lǐ(ㄌ一ˇ)

1、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4、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6、古代指狱官、法官。

7、姓。

基本字义

xíng(ㄒ一ㄥˊ)

1、对犯罪的处罚: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

2、特指对犯人的体罚:刑讯。受刑。刑具。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爱答不理 秉公办理 表壮不如理壮 不可理喻 不理不睬 擘肌分理 不近道理 惨无人理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