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寒噤

基本解释

词条:『寒噤』

拼音:hán jìn

注音:ㄏㄢˊ ㄐㄧㄣˋ

解释: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打~。

精选例句

1、这个烧烙铁的命令使唐太斯打了一个寒噤。
2、罗瑞先生站起身来望着窗外,看到这些无害的东西,不禁打了个寒噤,又回到了炉火边的座位上去。
3、罗斯托夫看见国王的微微向前弯下的肩头颤栗了一下,仿佛打了个寒噤,看见他的左脚开始痉挛地用马刺刺着马的肋部,这匹受了训练的战马冷淡地东张西望,它呆在原地不动。
4、豺狗从头上取下毛巾,那毛巾又已是热气腾腾,摇了摇头,打了个哈欠,又打了个寒噤,再去倒酒。
5、两个冒险家浑身湿漉漉地打着寒噤,回到原先金雀花丛那里。

古代诗词

唐代.李洞.寄太白隐者:「高遮辞碛雁,寒噤入川人。」
宋代.孙惟信.风流子:「轻寒噤、清月满征鞍。」
明代.唐寅.陇头水:「寒噤不能语,乌孙掠酒泉。」
宋代.朱淑真.春日即事:「轻寒噤[痒]花期晚,皱绿差鳞接远波。」
宋代.洪咨夔.次韵映山红:「黄鹂怯寒噤未语,有喙三尺惟啼鹃。」

近义词:冷战、寒战

基本字义

hán(ㄏㄢˊ)

1、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2、害怕:寒心。

3、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基本字义

jìn(ㄐ一ㄣˋ)

1、闭口不说话:噤口。噤声。噤若寒蝉。

2、因寒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噤战。寒噤。

中英翻译

翻译:shiver

shiver*['ʃivә]
vi. 颤抖, 哆嗦, 被打碎
vt. 使迎风飘动, 粉碎
n. 战栗, 碎块
【医】 战栗, 寒战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冰寒于水 白屋寒门 八百孤寒 冰雪严寒 薄寒中人 不寒而栗 不饥不寒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