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理数

基本解释

词条:『理数』

拼音:lǐ shù

注音:ㄌ一ˇ ㄕㄨˋㄕㄨˇㄕㄨㄛˋ

解释:
1.道理,事理。
2.天理;天数。
3.犹体统。

古代诗词

宋代.释智愚.净发吴生:「巧理数茎发,清分两点眉。」
宋代.卫宗武.理学:「先天崦后天,理数稽其至。」
宋代.陈著.赠郡经历韩君美:「数不及理数亦妄,吟而无用吟何益。」
宋代.陆文圭.赠柯山夏梅月:「理数各一家,二家果孰优。」
宋代.陈普.和友人惠诗:「万事无非理数成,吾徒但向此研精。」

基本字义

lǐ(ㄌ一ˇ)

1、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2、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4、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5、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6、古代指狱官、法官。

7、姓。

基本字义

数(數)shù(ㄕㄨˋ)

1、表示、划分或计算出来的量:数目。数量。数词。数论(数学的一支,主要研究正整数的性质以及和它有关的规律)。数控。

2、几,几个:数人。数日。

3、技艺,学术:“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4、命运,天命:天数。气数。

其他字义

数(數)shǔ(ㄕㄨˇ)

1、一个一个地计算:不可胜数。数九。

2、比较起来突出:数得着。

3、责备,列举过错:数落。

4、谈论,述说:数说。数典忘祖(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亦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其他字义

数(數)shuò(ㄕㄨㄛˋ)

1、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爱答不理 秉公办理 表壮不如理壮 不可理喻 不理不睬 擘肌分理 不近道理 惨无人理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