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鹄
基本解释
词条:『龙鹄』
拼音:lóng hú
注音:ㄌㄨㄥˊ ㄏㄨˊ
解释: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古徐国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有犬名'鹄苍',衔卵以归,遂生儿。为徐嗣君。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后因以"龙鹄"指龙。
古代诗词
宋代.吴泳.送李雁湖大参赴遂宁:「载辞龙鹄椒,复问莺花程。」
宋代.郭印.次杨拱辰韵兼简冯当可刘韶美:「冯君十年别,龙鹄迹久陈。」
明代.杨慎.登丹棱县白塔寺塔与吕竿川同赋:「鱼凫彊域遥瞻外,龙鹄山川近览中。」
明代.袁宏道.看梅用前韵:「一枝素艳倚苍云,夜夜诸仙返龙鹄。」
元代.宋褧.诚夫兄寄都下杂诗五首(次韵奉答予时在乐亭县) 其一:「虎豹环宫守日旗,夔龙鹄立捲班迟。」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基本字义
鹄(鵠)hú(ㄏㄨˊ)
1、水鸟,形状像鹅,体较鹅大,鸣声宏亮,善飞,吃植物、昆虫等(亦称“天鹅”):鹄立。鹄望(殷切盼望)。鹄候。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