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
基本解释
词条:『糜子』
拼音:mí zǐ
注音:ㄇ一ˊㄇㄟˊ ㄗˇ
解释:穄子。黍之不黏者。
古代诗词
元代.魏初.独石:「分例一杯糜子酒,几时能近凤凰楼。」
元代.李孝光.观龙鼻水赠天柱钦上人:「但悲食糜子,腐作书中蟫。」
清代.方登峄.霜迟乐:「七月不落霜,卜魁城边糜子黄。」
基本字义
糜mí(ㄇ一ˊ)
1、粥:肉糜。糜沸(形容混乱纷扰)。
2、烂,碎:糜烂。糜躯(牺牲生命)。糜灭。
3、浪费:糜费。
4、姓。
其他字义
糜méi(ㄇㄟˊ)
1、不黏的黍(亦称“穄”):糜子。糜黍。糜子面。
基本字义
子zǐ(ㄗˇ)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