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冕旒

基本解释

词条:『冕旒』

拼音:miǎn liú

注音:ㄇ一ㄢˇ ㄌ一ㄡˊ

解释:
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
2.专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蛮子朝-刺将骄而相备位也:「冕旒不垂亲劳俫。」
唐代.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阊阖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
唐代.陈陶.朝元引四首:「正殿云开露冕旒,下方珠翠压鳌头。」
宋代.曹勋.宴清都:「奉冕旒、衣彩坤珍,同耀帕罗珠袖。」
唐代.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冕旒俱秀发,旌旆尽飞扬。」

基本字义

miǎn(ㄇ一ㄢˇ)

1、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冠冕。加冕。卫冕(卫护帝王头上的皇冠,喻维护帝王的最高统治权力或保持体育竞赛中的上届冠军称号)。

基本字义

liú(ㄌ一ㄡˊ)

1、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旒”。

2、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旒”。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冠冕堂皇 沐猴冠冕 南州冠冕 堂皇冠冕

更多汉语词典: 流憩 蜜橘 洪湍 命家 箖箊 闳阔 黄大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