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丁
基本解释
词条:『民丁』
拼音:mín dīng
注音:ㄇ一ㄣˊ ㄉ一ㄥㄓㄥ
解释:旧指壮丁。
古代诗词
宋代.司马光.送祖择这守陕:「题名聊士版,占籍备民丁。」
明代.于谦.村舍耕夫:「桩木运来桑柘尽,民丁抽后子孙无。」
宋代.韩驹.二十九日戎服按军城外向仪曹亦至戏赠一首:「旧时视草判花手,今学操剑驱民丁。」
元代.刘鹗.秋日即事:「或时纠民丁,相予执戈矛。」
宋代.邵君美.赵侯保民惠政纪实诗 纪措置夫丁一:「弓手寨兵差发了,民丁个个是貔貅。」
基本字义
民mín(ㄇ一ㄣˊ)
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3、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5、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6、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7、同“苠”。
基本字义
丁dīng(ㄉ一ㄥ)
1、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成年男子。
3、人口。
4、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其他字义
丁zhēng(ㄓㄥ)
1、〔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