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雠
基本解释
词条:『民雠』
拼音:mín chóu
注音:ㄇ一ㄣˊ ㄔㄡˊ
解释:
1.亦作"民仇"。
2.谓人民怨恨﹑反对。
3.人民的仇恨。
古代诗词
宋代.苏舜钦.顶破二山诗:「常为释徒利,乃作生民雠。」
元代.陈高.感兴七首 其一:「汉皇起丰沛,三尺诛民雠。」
明代.郭之奇.孔有德倡援辽叛卒屠七邑破登城登抚孙元化按兵不动甘为虏也志慨:「天骄蠢尔日烽惊,率土臣民雠不轻。」
基本字义
民mín(ㄇ一ㄣˊ)
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3、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5、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6、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7、同“苠”。
基本字义
雠(讎)chóu(ㄔㄡˊ)
1、校对文字:校雠。雠校。雠定(校对并加以考证)。
2、同“仇1”。
3、同等:“史高与金安上……皆雠有功”。
4、售,给价。
5、应对:雠问(辩驳问难)。
6、古同“酬”,酬酢。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