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裲裆

基本解释

词条:『裲裆』

拼音:liǎng dāng

注音:ㄌ一ㄤˇ ㄉㄤ

解释:
1.古代的一种长度仅至腰而不及于下,且只蔽胸背的上衣。形似今之背心。军士穿的称裲裆甲。一般人穿的称裲裆衫。
2.即兜肚。

古代诗词

明代.徐渭.边词十三首(并客燕时到马水口及宣府之作):「汉军争看绣裲裆,十万弯弧一女郎。」
明代.戚继光.蓟门述 其五:「古来人情元靡常,何况琼簪铁裲裆!吾曹致身期飞扬,不必尤人当自臧。」
明代.张煌言.师入太平府:「天骄取次奉冠裳,畿辅长驱铁裲裆。」
明代.张煌言.岁在戊戌,余行年已三十九矣。抚时感事,遂以名篇:「犹忆中原荡赤风,结束辞家岁在酉;银鱼尝挂铁裲裆,金马长悬玉匕首。」

基本字义

liǎng(ㄌ一ㄤˇ)

1、〔裲裆(dāng)〕坎肩儿、背心儿的古称,如“前行看后行,齐着铁裲裲。”

基本字义

裆(襠)dāng(ㄉㄤ)

1、两裤腿相连的地方:裤裆。横裆。直裆。

2、两腿的中间:腿裆。兜裆一脚。

相关汉字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