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帽
基本解释
词条:『胡帽』
拼音:hú mào
注音:ㄏㄨˊ ㄇㄠˋ
解释:唐代妇女骑马外出时所著不障面之帽。
古代诗词
宋代.孔武仲.刘器之阴山七骑图:「面颜虽在姓莫详,一一胡帽胡衣裳。」
明代.程可中.上谷秋日杂书四首:「嘉馔土人烹硕鼠,薄寒胡帽制丰貂。」
基本字义
胡(鬍)hú(ㄏㄨˊ)
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姓。
基本字义
帽mào(ㄇㄠˋ)
1、盖头的东西:帽子。草帽。凉帽。军帽。礼帽。
2、器物的顶罩或套儿:笔帽儿。螺丝帽儿。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