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鳞鬐

基本解释

词条:『鳞鬐』

拼音:lín qí

注音:ㄌ一ㄣˊ ㄑ一ˊ

解释:鱼的鳞片和背鳍。

古代诗词

宋代.司马光.瘿盆:「海蛙门怒腹斡张,耆交蟠蛰鳞鬐秃。」
宋代.梅尧臣.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日对顺流思疾置,老鱼奸怯潜鳞鬐。」
宋代.赵抃.题衢州唐台山:「寒泉一亩清可鉴,优游鳣鲔扬鳞鬐。」
宋代.吕南公.奉和内翰太中城南放鱼:「成形四气中,积渐长鳞鬐。」
宋代.吕南公.戏题妙灵观怪松:「二十年前看怒龙,鳞鬐半已召雷风。」

基本字义

鳞(鱗)lín(ㄌ一ㄣˊ)

1、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鳞。鳞片。

2、鳞状的:鳞爪(zhǎo)。鳞波。鳞茎。鳞屑。鳞集(群集)。遍体鳞伤。鳞次栉比。

3、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鳞鸿(指“鱼雁”,即书信)。

基本字义

qí(ㄑ一ˊ)

1、鬃毛:“毛周其体,长如马鬐。”

2、古通“鳍”。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败鳞残甲 遍体鳞伤 波光鳞鳞 沧海一鳞 常鳞凡介 斗水活鳞 腹有鳞甲 附翼攀鳞

更多汉语词典: 默谏 画规 临逆 蓦的 画骨 迾禁 花盘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