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旆
基本解释
词条:『龙旆』
拼音:lóng pèi
注音:ㄌㄨㄥˊ ㄆㄟˋ
解释:垂挂的龙旗。
古代诗词
唐代.杜牧.云梦泽:「日旗龙旆想飘扬,一索功高缚楚王。」
唐代.韩愈.会合联句:「--孟郊龙旆垂天卫,云韶凝禁甬。」
宋代.李纲.喜迁莺:「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
唐代.钱起.广德初銮驾出关后登高愁望二首:「黄尘涨戎马,紫气随龙旆。」
唐代.吴融.文德初闻车驾东游:「龙旆丛丛下剑门,还将瑞气入中原。」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基本字义
旆pèi(ㄆㄟˋ)
1、古代旗末端状如燕尾的垂旒。
2、泛指旌旗。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