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篴
基本解释
词条:『龙篴』
拼音:lóng zhú
注音:ㄌㄨㄥˊ ㄓㄨˊㄉ一ˊ
解释:见"龙笛"。
古代诗词
明代.罗玘.次内阁赏芍药韵二首 其一:「倚栏不住吹龙篴,愧杀啾啾蟋蟀吟。」
明代.霍与瑕.奉和督府庆云瑞鹊诗有序 其二:「蜃楼一望收空碧,龙篴千艘毊晚晴。」
清代.周岸登.瑶台月:「镜海日、艮岳珠宫,敞水殿、凤笙龙篴。」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基本字义
篴zhú(ㄓㄨˊ)
1、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其他字义
篴dí(ㄉ一ˊ)
1、古同“笛”。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