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蠖
基本解释
词条:『龙蠖』
拼音:lóng huò
注音:ㄌㄨㄥˊ ㄏㄨㄛˋ
解释:
1.《易.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后因以"龙蠖"指屈伸。
2.指以屈求伸﹐走捷径。
古代诗词
唐代.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唐代.刘允济.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 仙才惊羽翰,幽居静龙蠖。」
宋代.魏了翁.水调歌头:「天运自消息,龙蠖不关情。」
南北朝.谢灵运.富春渚诗:「外物徒龙蠖。」
唐代.殷文圭.和友人送衡尚书赴池阳副车:「鲲鹏变化知难测,龙蠖升沈各有由。」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基本字义
蠖huò(ㄏㄨㄛˋ)
1、〔尺蠖〕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是害虫。简称“蠖”,如“蠖屈”(喻人不得志,屈身退隐。意为暂时的屈身是为求得日后的伸展)。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