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芦子

基本解释

词条:『芦子』

拼音:lú zǐ

注音:ㄌㄨˊ ㄗˇ

解释:
1.即芦人。
2.古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志丹县北与靖边县交界处。因两崖峙立如门,形似葫芦而得名。

古代诗词

唐代.杜甫.塞芦子:「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唐代.杜甫.彭衙行:「少留周家洼,欲出芦子关。」
宋代.黄庭坚.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咸宁走芦子,终日乔木阴。」
明代.古春兰公.靖安八咏:「芦子渡我行芦子渡,西风寒日斜。」
明代.袁袠.西芦词:「日暮风起时,芦子花如雪。」

基本字义

lú(ㄌㄨˊ)

1、〔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

2、姓。

基本字义

zǐ(ㄗˇ)

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打闷葫芦 闷嘴葫芦 没嘴葫芦 闷葫芦 葫芦依样 明月芦花 依样葫芦 依本画葫芦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