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蠖屈

基本解释

词条:『蠖屈』

拼音:huò qū

注音:ㄏㄨㄛˋ ㄑㄨ

解释:
1.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
2.比喻人不遇时﹐屈居下位或退隐。

古代诗词

唐代.白居易.哭刘敦质:「龙亢彼无悔,蠖屈此不伸。」
宋代.陆游.中夜起出门月露浩然归坐灯下有赋:「人言尺蠖屈,要有黄鹄举。」
唐代.李绅.灵蛇见少林寺:「琐文结绶灵蛇降,蠖屈螭盘顾视闲。」
唐代.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蠖屈虽百里,鹏鶱望三台。」
宋代.宗泽.道逢散遣之卒云讲和退师无所用之矣辄以二:「八年闭户尺蠖屈,一旦渡关匹马驰。」

基本字义

huò(ㄏㄨㄛˋ)

1、〔尺蠖〕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是害虫。简称“蠖”,如“蠖屈”(喻人不得志,屈身退隐。意为暂时的屈身是为求得日后的伸展)。

基本字义

qū(ㄑㄨ)

1、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qū)。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2、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3、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4、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5、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尺蠖之屈 尺蠖求伸 龙蛰蠖屈 蠖屈不伸 蠖屈求伸 屈蠖求伸 渊蜎蠖伏 聱牙佶屈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