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龙刍

基本解释

词条:『龙刍』

拼音:lóng chú

注音:ㄌㄨㄥˊ ㄔㄨˊ

解释:即龙须草。可作马料,故称。

古代诗词

唐代.陆龟蒙.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二首:「教疏兔镂金弦乱,自拥龙刍紫汞肥。」
南北朝.沈约.奉和竟陵王药名诗:「龙刍汗奔血。」
宋代.王柏.和易岩喜雨韵:「社鼠城狐才就絷,土龙刍狗便投闲。」
南北朝.沈约.奉和竟陵王药名诗:「荆实剖丹瓶,龙刍汗奔血。」
清代.屈大均.咏怀 其二十:「驽马食龙刍,一日成骐驎。」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1、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2、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3、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4、姓。

基本字义

刍(芻)chú(ㄔㄨˊ)

1、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刍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刍。

2、割草:刍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刍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同“刍言”)。

3、草把:刍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鳌愤龙愁 白龙鱼服 扳龙附凤 摆龙门阵 笔走龙蛇 笔底龙蛇 二龙戏珠 飞龙乘云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