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饥殍

基本解释

词条:『饥殍』

拼音:jī piǎo

注音:ㄐ一 ㄆ一ㄠˇ

解释:
1.亦作"饥莩"。
2.极其饥饿。
3.饿死者。

古代诗词

宋代.舒邦佐.闻野有饥殍感叹:「仆野伤饥殍,祈天愿岁丰。」
宋代.吴申甫.寿主簿:「发轮红腐活饥殍,申吟变作讴歌声。」
宋代.蔡襄.泗州登马子山观漕亭:「其间一不熟,饥殍谁能掩。」
宋代.洪迈.送杨简迁国子博士:「饥殍千百辈,上山争采薇。」
宋代.李之仪.大雨:「饥殍漫狼藉,极目无烟村。」

基本字义

饥(飢饑)jī(ㄐ一)

1、饿:饥饿。饥民。饥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饥餐渴饮。饥寒交迫。饥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饥。

2、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饥荒。饥馑(灾荒)。

基本字义

piǎo(ㄆ一ㄠˇ)

1、饿死,饿死的人:饿殍遍野。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把饭叫饥 半饥半饱 不饥不寒 饿虎饥鹰 充饥画饼 画饼充饥 号寒啼饥 乐道忘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