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芦箔

基本解释

词条:『芦箔』

拼音:lú bó

注音:ㄌㄨˊ ㄅㄛˊ

解释: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

古代诗词

宋代.王安石.郊行:「柔桑采尽绿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宋代.杨万里.过临平莲荡四首:「角头一一张芦箔,不遣鱼虾过别塘。」
宋代.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鹭窥芦箔水,乌啄纸钱风。」

基本字义

lú(ㄌㄨˊ)

1、〔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

2、姓。

基本字义

bó(ㄅㄛˊ)

1、用苇子、秫秸等做成的帘子:苇箔。席箔。

2、养蚕的器具,多用竹制成,像筛子或席子。亦称“蚕帘”。

3、金属薄片:金箔。铜箔。

4、敷上金属薄片或粉末的纸,祭祀时当作阴间纸钱烧化:锡箔。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打闷葫芦 闷嘴葫芦 没嘴葫芦 闷葫芦 葫芦依样 明月芦花 依样葫芦 依本画葫芦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