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昏瞀

基本解释

词条:『昏瞀』

拼音:hūn mào

注音:ㄏㄨㄣ ㄇㄠˋ

解释:
1.迷惘困惑。
2.愚昧无知。
3.指愚昧无知的人。
4.昏沉;神志昏乱。
5.视觉昏花;模糊。

古代诗词

明代.吴宽.次韵启南淫雨:「神禹合胼胝,蒙庄念昏瞀。」
宋代.梅尧臣.答张子卿秀才:「怀中二新篇,幸出洗昏瞀。」
宋代.孙应时.遂安县兴学和詹本仁见赠诗:「儒林丈人真好事,大笔新诗警昏瞀。」
宋代.李纲.五月三日夜坐达旦谩成:「蠹穿编简眼昏瞀,彫琢肺肾声嘶酸。」
宋代.李纲.戒酒:「噎呕九藏翻,昏瞀两目眩。」

基本字义

hūn(ㄏㄨㄣ)

1、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昏晓(朝夕。亦指明暗)。昏定晨省(xǐng)(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

2、暗而无光:昏暗。昏黑。

3、惑乱:昏愦。昏聩。昏庸。

4、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发昏。昏厥(亦称“晕厥”)。昏乱。

5、古同“婚”,婚姻。

基本字义

mào(ㄇㄠˋ)

1、目眩,眼花:瞀病(头目晕眩的病症)。瞀瞀(垂目下视的样子;形容眼睛昏花,引申为昏昏沉沉)。瞀瘛(中医指看不清,手脚拘挛的症状)。雀(qiǎo)瞀(古时称夜盲症)。

2、心绪紊乱。瞀乱。

3、愚昧:“世俗之沟犹瞀儒”。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晨昏定省 发昏章第十一 地老天昏 黜昏启圣 冲昏头脑 目眩头昏 利令智昏 连昏达曙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