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畬民

基本解释

词条:『畬民』

拼音:shē mín

注音:ㄕㄜㄩˊ ㄇ一ㄣˊ

解释:
1.亦作"畲民"。
2.畬族古称。因从事畬耕(即刀耕火种),故名。古时分布在今闽﹑粤﹑赣﹑浙四省的山区。

古代诗词

清代.丘逢甲.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八:「好为语畬民,松柏勿樵斧。」

基本字义

shē(ㄕㄜ)

1、播种前,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下种;刀耕火种。

2、刀耕火种的田地:“长刀短笠去烧畬。”

3、古同“畲”(中国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名):“自将陈吊眼、许夫人诸畬兵攻打蒲寿庚。”

4、姓。

其他字义

yú(ㄩˊ)

1、开垦过两年的田地:“如何新畬?”

基本字义

mín(ㄇ一ㄣˊ)

1、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

2、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3、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

4、某族的人:汉民。回民。

5、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

6、非军事的:民品。民航。

7、同“苠”。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爱民如子 安国富民 安民告示 邦以民为本 保国安民 保境息民 病民蛊国 病民害国

更多汉语词典: 徇私 畬菑 讯访 畬刀 殽杂 莤酒 血忌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