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讨虏

基本解释

词条:『讨虏』

拼音:tǎo lǔ

注音:ㄊㄠˇ ㄌㄨˇ

解释:
1.讨伐敌寇。
2.指孙权。曹操曾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故称。
3.掳掠。虏﹐通"掳"。

古代诗词

明代.王达.送人从军:「汉家方讨虏,好事霍嫖姚。」
宋代.苏辙.黄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君看孙讨虏,百战不摇目。」
南北朝.王褒.燕歌行:「充国行军屡筑营,阳史讨虏陷平城。」
明代.程敏政.很石行:「桓桓帝胄孙讨虏,并坐此石论雌雄。」
明代.欧大任.送陈柳州:「算缗已重司农省,出牧仍封讨虏侯。」

基本字义

讨(討)tǎo(ㄊㄠˇ)

1、查究,处治:检讨。

2、征伐,发动攻击:讨伐。声讨(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

3、研究,推求:研讨。探讨。

4、索取:讨还(huán)。

5、求,请求:讨教(jiào)。讨饶。

6、惹:讨厌。讨人喜欢。

7、娶:讨老婆。

基本字义

虏(虜)lǔ(ㄌㄨˇ)

1、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2、俘获的人。

3、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东讨西伐 东讨西征 吃力不讨好 东征西讨 瞒天讨价 两面讨好 南征北讨 擒奸讨暴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