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獭祭

基本解释

词条:『獭祭』

拼音:tǎ jì

注音:ㄊㄚˇ ㄐ一ˋㄓㄞˋ

解释:獭贪食,常捕鱼陈列水边,有如以鱼作祭品。比喻文章罗列、堆砌典故:丛编勤獭祭|以獭祭为能的词章家。

古代诗词

唐代.独孤及.山中春思:「獭祭川水大,人家春日长。」
宋代.陆游.子遹读书常至夜分作此示之:「夜灯咏史虫吟草,朝几陈书獭祭鱼。」
唐代.李商隐.异俗二首:「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宋代.邓忠臣.敬次无咎来韵抒写素怀兼呈文潜天启伯时仲远:「终日獭祭书绕床,故山秋菊英可粮。」
宋代.贺铸.夏夜雨晴遣怀:「从嗤獭祭鱼,聊学蠹书虫。」

基本字义

獭(獺)tǎ(ㄊㄚˇ)

1、〔水獭〕哺乳动物,脚短,趾间有蹼,体长七十余厘米。昼伏夜出,善游水,食鱼、蛙等,毛棕褐色,是珍贵的袭皮。

2、〔旱獭〕哺乳动物,前肢发达善掘土,毛皮可制衣帽。是鼠疫的传播者。亦称“土拨鼠”。

3、〔海獭〕哺乳动物,体圆而长,毛皮很珍贵。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通称“海龙”。

基本字义

jì(ㄐ一ˋ)

1、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供奉鬼神或祖先: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使用(法宝):祭起一件法宝。

其他字义

zhài(ㄓㄞˋ)

1、姓。

相关汉字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