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枯
基本解释
词条:『苏枯』
拼音:sū kū
注音:ㄙㄨㄙㄨˋ ㄎㄨ
解释:使枯萎的草木复活。比喻使困顿﹑灾难中的人得到拯救。
古代诗词
宋代.陆游.急雨:「弹压旱气苏枯焦,祝融退听不敢骄。」
宋代.金君卿.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期民陶然释重负,时雨骤作苏枯薦。」
宋代.杨简.湍水岩祷雨诗:「回头甘泽苏枯槁,插种工夫未是迟。」
宋代.钱时.早步庭前:「顷刻苏枯不费工,老夫何苦卧龙公。」
宋代.裘万顷.不雨:「尚愿秋阳化甘澍,稍苏枯槁望西成。」
基本字义
苏(囌)sū(ㄙㄨ)
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姓。
8、见“噜”字“噜苏”。
其他字义
苏sù(ㄙㄨˋ)
1、朝向:“苏刃者死”。
基本字义
枯kū(ㄎㄨ)
1、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枯。枯萎。枯槁。枯荣。枯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2、没趣味,无生趣:枯燥。枯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