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熊旗

基本解释

词条:『熊旗』

拼音:xióng qí

注音:ㄒㄩㄥˊ ㄑ一ˊ

解释:即熊旗。

古代诗词

宋代.张榘.沁园春:「拥熊旗指授,鹰扬や啖,毡裘胆落,鼠逸狐奔。」
宋代.方岳.阅视赏射:「熊旗引队柳营晓,大羽插腰生意气。」
宋代.张耒.和定州端明雪浪斋:「熊旗犀甲罗左右,金钲鸣鼓喧朝昏。」
清代.宋琬.风入松 淳于棼墓:「朱轓皂盖画熊旗。」
宋代.孔平仲.再吟六诗四首拜呈 其四:「龙笛霜号窍,熊旗露缀斿。」

基本字义

xióng(ㄒㄩㄥˊ)

1、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熊(即“黑熊”)。熊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熊胆(熊的胆,可入药)。熊包(喻无能的人,废物)。

2、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熊。

3、姓。

基本字义

qí(ㄑ一ˊ)

1、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

2、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

3、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飞熊入梦 画荻丸熊 虎背熊腰 虎体熊腰 熊心豹胆 熊腰虎背 熊罴入梦 熊罴百万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