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霜磬

基本解释

词条:『霜磬』

拼音:shuāng qìng

注音:ㄕㄨㄤ ㄑ一ㄥˋ

解释:
1.佛寺中的钵形铜乐器。磬为打击乐器﹐本用玉石制造﹐故称。
2.指磬声。

古代诗词

唐代.朱湾.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清泠霜磬有时动,寂历空堂宜夜深。」
宋代.李弥逊.次韵舍弟游本觉寺:「霜磬递风韵,晓林翻露姿。」
宋代.梅尧臣.甘露寺:「川涛观海若,霜磬入江濆。」
清代.王夫之.寒雨归自别峰庵寄同游诸子:「霜磬警昨清,缄之以重叠。」
明代.徐熥.宿林熙工面壁洞 其二:「日午风幡影,月明霜磬音。」

基本字义

shuāng(ㄕㄨㄤ)

1、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2、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3、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4、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基本字义

qìng(ㄑ一ㄥˋ)

1、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

2、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3、缢杀:“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

4、古同“罄”,空,尽。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傲霜斗雪 傲霜枝 傲雪凌霜 傲雪欺霜 饱经风霜 饱经霜雪 葛屦履霜 戴霜履冰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