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书斋剧

基本解释

词条:『书斋剧』

拼音:shū zhāi jù

注音:ㄕㄨ ㄓㄞ ㄐㄨˋ

解释:即案头剧。一种不适宜演出,只供阅读欣赏的文学剧本。

基本字义

书(書)shū(ㄕㄨ)

1、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2、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3、文件:证书。说明书。

4、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5、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6、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7、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8、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基本字义

斋(齋)zhāi(ㄓㄞ)

1、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书斋。聊斋。荣宝斋。

2、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斋戒。封斋(亦称“把斋”)。斋月。斋坛。斋会。斋果。

3、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斋饭。斋堂。吃斋。

4、舍饭给僧人吃:斋僧。

基本字义

剧(劇)jù(ㄐㄨˋ)

1、厉害,猛烈,迅速:剧变。剧痛。剧烈。剧毒。加剧。

2、文艺的一种形式,作家把一定的主题编出来,利用舞台由演员化装演出:戏剧。剧本。剧情。剧种。剧院。剧坛。京剧。话剧。

3、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白面书郎 白面书生 伴食中书 秉笔直书 闭户读书 闭门读书 博览群书 不刊之书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