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氏族

基本解释

词条:『氏族』

拼音:shì zú

注音:ㄕˋ ㄗㄨˊ

解释:又称“氏族公社”。原始社会中以血缘关系联结起来的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初为母系氏族,新石器时代末期起过渡到父系氏族。氏族内禁止通婚,实行族外婚,生产资料公有,集体生产,平均分配,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公共事务由推举产生的氏族首领管理,重大问题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随生产力提高,出现私有制和阶级,氏族制度解体。

精选例句

1、北国氏族之女北国之秋住家乡天寒地冻日短夜长路远马亡。
2、一句话,只要我们抛弃罗马氏族实行内婚制的奇怪观念,而同摩尔根一起承认它最初是实行外婚制的氏族,那么问题就很简单而不言自明了。
3、通过学习中华大地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取得的成就,我们感受到了远古中国人的高超智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4、兰陵金氏族中那么多子弟,他实在是没想到,恰恰遇到了金凌。
5、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卖国求荣的蒲氏,下令将蒲氏族人充军流放,为娼为奴,不得登仕籍。

古代诗词

先秦.先秦无名.穷劫曲:「诛夷白氏族几灭。」
宋代.尹词客.玉楼春:「谁怜氏族传簪组。」
宋代.项安世.大人生朝六首·安世:「拔起单贫新氏族,训开痴骏小儿孙。」
宋代.舒岳祥.代梅所戏答正仲用韵赠管城子二绝:「缚取山中毛氏族,盛行文教寝旄头。」
宋代.留筠.题浯溪:「山犹余元氏族,溪痕几鲁公碑。」

基本字义

shì(ㄕˋ)

1、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2、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

其他字义

zhī(ㄓ)

1、〔阏(yān)氏〕见“阏”。

2、〔月氏〕见“月”。

基本字义

zú(ㄗㄨˊ)

1、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

2、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

3、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4、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5、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

6、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

7、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

中英翻译

翻译:clan; gens; gentes; phratry; sept; sib

clan*[klæn]
n. 氏族, 宗族, 集团
【医】 支

gens*[dʒenz]
n. 氏族, 宗族, 部落

phratry*['freitri]
n. 胞族

sept*[sept]
n. 氏族
【经】 九月

siba. 有血亲关系的, 近亲的
n. 亲族, 血亲亲属, 氏族
【医】 血缘的; 亲属; 同胞(兄弟姐妹)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夫己氏 非我族类 名门旧族 名门世族 名门望族 名门右族 名门大族 毁宗夷族

更多汉语词典: 销刻 使马 写字 守戍 使信 享誉 邪散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