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谼
基本解释
词条:『石谼』
拼音:shí hóng
注音:ㄕˊㄉㄢˋ ㄏㄨㄥˊ
解释:深壑;大谷。
古代诗词
宋代.苏轼.开先漱玉亭:「余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
宋代.方凤.忆同张子长游北山诸名胜:「细路缘苔磴,危桥跨石谼。」
宋代.王之道.奉送果上人住开先寺:「将此一转语,截断双石谼。」
宋代.鲜于侁.游灵岩:「涓流泻石谼,玉乳基且洁。」
明代.刘基.题群龙图:「安得伶伦截竹筒,吹之呼龙出石谼,使我一见开昏瞢。」
基本字义
石shí(ㄕˊ)
1、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指石刻:金石。
3、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姓。
其他字义
石dàn(ㄉㄢˋ)
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基本字义
谼hóng(ㄏㄨㄥˊ)
1、深沟;大谷:“余流滑无声,快泻双石谼。”
2、桥拱:“桥谼各二丈。”
3、古通“洪”,大水:“是时山泐桐柏,发谼喷涌,下注淮渎。”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