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声
基本解释
词条:『闲声』
拼音:xián shēng
注音:ㄒ一ㄢˊ ㄕㄥ
解释:
1.亦作"间声"。
2.谓乐声中掺杂着变声。
古代诗词
宋代.柳永.金蕉叶:「巧笑难禁,艳歌无闲声相继。」
宋代.宋太宗.缘识:「拙见闲声律,终朝亦自娱。」
元代.叶颙.幽斋清兴:「衒世闲声誉,生平不用寻。」
宋代.释守卓.三圣到德山即展坐具:「笑哭不是等闲声,路见不平应有主。」
基本字义
闲(閑、—閒)xián(ㄒ一ㄢˊ)
1、没有事情;没有活动与“忙”相对:游手好闲。没有闲工夫。
2、房屋、器物等放着不用:闲置。闲房。机器别闲着。
3、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农闲。忙里偷闲。
4、与正事无关的:闲谈。闲人免进。闲话。
5、栅栏。
6、防御:防闲。
基本字义
声(聲)shēng(ㄕㄥ)
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2、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3、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4、名誉:名声。
5、音乐歌舞: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