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十乱

基本解释

词条:『十乱』

拼音:shí luàn

注音:ㄕˊ ㄌㄨㄢˋ

解释:
1.《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一说指文王之后大姒,一说指武王之妻邑姜)。后因以"十乱"指上述十个辅佐周武王治国平乱的大臣。
2.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

古代诗词

南北朝.沈约.梁鼓吹曲 道亡:「率兹八百驱十乱。」
明代.无名.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凯安:「辰位列四星,帝功参十乱。」
宋代.苏轼.十月二十日,恭闻太皇太后升遐,以轼罪人,:「巍然开济两朝勋,信矣才难十乱臣。」
宋代.范成大.文王庙:「堂堂十乱欲兴周,肯使君王死作囚。」
宋代.陈造.辛丑春雪甚意有感:「元凯林帝庭,十乱拱法官。」

基本字义

shí(ㄕˊ)

1、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3、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基本字义

乱(亂)luàn(ㄌㄨㄢˋ)

1、没有秩序:乱套。紊乱。凌乱。

2、社会动荡,战争,武装骚扰:乱世。政乱。平乱。乱邦不居。

3、混淆:乱伦。败常乱俗。

4、任意随便:乱吃。乱跑。

5、男女关系不正当:淫乱。

6、横渡:乱流。

7、治理:乱臣。

8、古代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辞赋末尾总括全篇要旨的部分:乱曰。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八九不离十 拔十得五 拔十失五 板板六十四 版版六十四 不管三七二十一 发昏章第十一 得一望十

更多汉语词典: 贤望 失迷 挦毛 谢刘 疏方 小夫 闲气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