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竖儒

基本解释

词条:『竖儒』

拼音:shù rú

注音:ㄕㄨˋ ㄖㄨˊ

解释:
1.对儒生的鄙称。
2.有时用以谦称自己。

古代诗词

南北朝.鲍照.诗:「竖儒守一经。」
宋代.刘克庄.沁园春:「笑杀竖儒,错翻故纸,屈马何曾有艳香。」
唐代.权彻.题沈黎城:「不学竖儒辈,谈经空白头。」
唐代.元稹.寄吴士矩端公五十韵:「脱迹壮士场,甘心竖儒域。」

基本字义

竖(竪)shù(ㄕㄨˋ)

1、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竖立。竖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竖琴。竖起耳朵听。

2、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

3、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竖着写。

4、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童竖。竖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竖竖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

基本字义

rú(ㄖㄨˊ)

1、指读书人: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2、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

3、古同“懦”,懦弱。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标新竖异 二竖为灾 二竖为虐 胆寒发竖 骨寒毛竖 毛发倒竖 毛发尽竖 毛发皆竖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