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宵衣

基本解释

词条:『宵衣』

拼音:xiāo yī

注音:ㄒ一ㄠ 一

解释:
1.天不亮就穿衣起身。旧时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
2.黑色的丝服。古代妇女助祭时所穿。宵,通"绡"。

古代诗词

唐代.杜牧.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宵衣旰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为言。」
唐代.贯休.寿春节进:「旰食宫莺啭,宵衣禁漏迟。」
唐代.贯休.寿春进祝圣七首·文有武备:「旰食炉烟细,宵衣隙月明。」
唐代.李咸用.秋夕:「吟余何所忆,圣主尚宵衣。」
两汉.无名氏.水调歌头:「已感宵衣梦寐,应录御屏姓字,光动紫微垣。」

基本字义

xiāo(ㄒ一ㄠ)

1、夜:通宵达旦。春宵。宵夜。宵禁。宵衣旰食(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宵遁。元宵。夜宵。

基本字义

yī(一)

1、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

2、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衣。糖衣。肠衣。

3、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胞衣”。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旰食宵衣 分宵达曙 春宵一刻 连宵达旦 良宵美景 良宵好景 通宵达旦 通宵彻昼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