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犀
基本解释
词条:『石犀』
拼音:shí xī
注音:ㄕˊㄉㄢˋ ㄒ一
解释:石刻的犀牛。古代迷信,以为置于岸边可镇压水怪。
古代诗词
唐代.岑参.石犀:「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
宋代.陆游.思蜀:「石犀祠下春波绿,金雁桥边夜烛红。」
宋代.陆游.思蜀:「故事谈金马,遗踪访石犀。」
宋代.陆游.杂咏:「石犀庙壖江已回,陵谷一变吁可哀。」
宋代.王安石.送复之屯田赴成都:「盘礡西南江与岷,石犀金马世称神。」
基本字义
石shí(ㄕˊ)
1、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指石刻:金石。
3、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姓。
其他字义
石dàn(ㄉㄢˋ)
1、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基本字义
犀xī(ㄒ一)
1、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犀角。犀甲。犀照。灵犀。
2、坚固:犀舟(坚固的船)。犀利(锐利;锋利)。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推荐在线工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