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家
基本解释
词条:『十三家』
拼音:shí sān jiā
注音:ㄕˊ ㄙㄢ ㄐ一ㄚ˙ㄐ一ㄚ˙ㄐ一ㄝ
解释:
1.(1)指晋代《论语》注疏家十三人,即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宏﹑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瑰﹑范宁﹑王珉。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叙》:"今日所讲﹐即是《鲁论》﹐为张侯所学﹐何晏所集者也。晋太保河东卫瓘字伯玉﹑晋中书令兰陵缪播字宣则……右十三家为江熙字太和所集。侃今之讲﹐先通何集﹐若江集中诸人有可采者﹐亦附而申之。"(2)指自南唐至南宋十三个制墨家,即李廷珪(包括李之子承宴)﹑沈珪(包括沈之子宴)﹑关珪﹑张遇﹑常遇﹑潘遇﹑张谷﹑潘谷﹑叶谷﹑胡景纯﹑陈赡﹑梅赡﹑耿德真。宋何薳《春渚纪闻.十三家墨》:"予为儿时﹐于彭门寇钧国家﹐见其先世所藏李廷珪下至潘谷十三家墨﹐断珪残璧﹐璨然满目"。
2.(3)指明末高闯王等十三支农民起义军。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农民军各部首领在荥阳集会。其中势力强大的有十三家。即高迎祥﹑张献忠﹑马守应﹑罗汝才﹑贺一龙﹑贺锦﹑许可变﹑李万庆﹑马进忠﹑惠登相﹑横天王﹑九条龙﹑顺天王。见《明史.李自成传》。(4)指《周礼》等十三种注本。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北史>合魏﹑齐﹑周﹑隋书四.十三家》:"《周礼》﹑《礼记》﹑《毛诗》﹑《尚书》﹑《公羊》﹑《左传》﹑《孝经》﹑《论语》孔﹑郑﹑王﹑何﹑服﹑杜等注凡十三家……所举凡六家﹐而云十三家者﹐伪孔安国《尚书》传﹑郑康成《周礼》﹑《礼记》注﹑《毛诗》笺﹑《尚书》﹑《论语》注﹑王肃《周礼》﹑《礼记》﹑《毛诗》﹑《尚书》注﹑何休《公羊》学﹑服虔《左传》解诂﹑杜预《左传》集解也。"
古代诗词
唐代.徐铉.游方山宿李道士房:「二十三家同愿识,素骡何日暂还城。」
宋代.高斯得.莫恃势行:「兴五十三家桧掌股,庆元五十年侂牙龈。」
清代.严遂成.熊文灿:「试问降者十三家,今皆安在罪轻儗。」
宋代.高斯得.莫恃势行:「绍兴五十三家桧掌股,庆元五十九人侂牙龈。」
明代.王佐(汝学.海外四逐客四首 其四 李参政光:「五十三家祸未消,何人海外得逍遥。」
基本字义
十shí(ㄕˊ)
1、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2、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3、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基本字义
三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基本字义
家jiā(ㄐ一ㄚ)
1、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居住:“可以家焉”。
4、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家。作家。科学家。
8、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姓。
其他字义
家jia(˙ㄐ一ㄚ)
1、词尾,指一类的人:老人家。
2、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水生家
其他字义
家jie(˙ㄐ一ㄝ)
1、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