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席箕

基本解释

词条:『席箕』

拼音:xí jī

注音:ㄒ一ˊ ㄐ一

解释:塞北牧草名。亦称塞芦,可饲马。

古代诗词

唐代.高骈.边城听角:「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唐代.顾非熊.出塞即事二首:「席箕草断城池外,护柳花开帐幕前。」
唐代.李贺.塞下曲:「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箕愁。」
唐代.张籍.送李骑曹灵州归觐:「席箕侵路暗,野马见人惊。」
宋代.徐照.废居行:「家桑椹熟生野蛾,兔跳席箕田成坡。」

基本字义

xí(ㄒ一ˊ)

1、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苇席。竹席。凉席。席地而坐。席卷(juǎn)。

2、座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3、酒筵,成桌的饭菜:筵席。宴席。酒席。

4、特指议会中当选的人数:四席。

5、职位:主席。西席(塾师)。

6、量词:一席酒。

7、姓。

基本字义

jī(ㄐ一)

1、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箕帚。

2、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ǒu)箕。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姓。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拔锅卷席 变躬迁席 匪石匪席 割席分坐 挂席为门 乘利席胜 管宁割席 侈恩席宠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