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山犀

基本解释

词条:『山犀』

拼音:shān xī

注音:ㄕㄢ ㄒ一

解释:犀牛的一种。

古代诗词

宋代.吕本中.毛彦谟容膝轩:「君才于用无不宜,会稽竹箭梁山犀。」

基本字义

shān(ㄕㄢ)

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4、姓。

基本字义

xī(ㄒ一)

1、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犀角。犀甲。犀照。灵犀。

2、坚固:犀舟(坚固的船)。犀利(锐利;锋利)。

相关汉字

相关成语

挨山塞海 安如太山 安如泰山 安若泰山 逼上梁山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百二河山 百二山川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3-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